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程健
从天水市秦州区,经红山路向南,穿过太京镇西山坪村来到山间,只见树木葱郁,景色秀美。沿着蜿蜒的山路爬到一个山头,“山大王”聂小诚忙碌的身影便映入眼帘。
6月27日下午,由甘肃省委网信办主办的“小康路上看老乡”采访走进天水市秦州区。在聂小诚的合作社,记者看到数十名妇女正在挑捡樱桃,聂小诚则忙着打包发货……
(资料图)
2013年,在外打拼了多年的聂小诚响应农业产业园号召,决心投资农业,在太京镇西山坪村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准备种植樱桃。
“因为之前没有大面积种植过樱桃,农业方面知识匮乏,就进行了长时间、大量的调研和学习。”聂小诚说,樱桃种植五年才能见效,为了确保长期的投资不打水漂,他流转土地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栽树,而是隔了一年。
随后,漫长的养护中,让聂小诚成为了这个山头的“山大王”。他说:“长年累月呆在山上,习惯了这里的清净,反而不喜欢下山了。”
2019年,聂小诚的樱桃园有了产品——1000斤樱桃。这对每年只投钱不见利的他来说,终于看到了回报,迎来了曙光。
“一年两季修剪树木,雇佣周边农民来养护管理樱桃林,每年投入得30多万元,四五年不见一分钱的收入,太难了……”聂小诚回忆,为了生计,他养过羊、猪、鹅等,但规模不大、效果不佳。
随着樱桃林开始挂果,聂小诚的收入逐年增加。去年,樱桃林产量高达7万多斤,收入超80万元。
从1000多斤到7万多斤,聂小诚的樱桃林产量猛增,但销路不愁。他说:“这几年,每年我都会雇佣周边的十多名农民来挑选樱桃,一定要将品质最好的邮给客户。”
“市场上买不到我的樱桃的。”聂小诚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的樱桃不愁卖。就这样,靠着口碑,聂小诚积攒了大量的老顾客、回头客。
在樱桃挑捡、包装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将樱桃从一个个套袋里取出来,挑出残次品后,又将质量好的樱桃装回套袋,再一一装箱。
“本以为今年可以高产、高收入,不曾想冷冻、霜冻、雨天、暴晒四重灾害,让今年的樱桃大幅减产,还有很多裂果、次果。”聂小诚说,预计产量翻番、收入应该能到达200万元,但目前看来,与去年保持了同样的产品和收入。
不仅如此,因为残次品较多,挑选樱桃的工程比去年翻了几番,导致人工费用高涨。
“以前,工人的工资是计件,每人每天平均120元,今年挑选樱桃的工程量大了,装箱量减了几倍,无法计件了,只能按照每人每天120元工资来发放。”聂小诚说,“都是周边农户,不能让他们少挣,也不能让客户失望。少挣些,不要紧。”
值得庆幸的是,聂小诚发明了“樱桃酒”。他说:“把裂开的果子和个头小的果子,泡到酒里面,一斤酒泡一斤樱桃,一年后开封,特别美味。今年的次果多,可以多泡点酒了……”
一斤樱桃35元,一斤“樱桃酒”50元,细细算来,聂小诚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