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今天从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建联治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三地生态环境部门逐步建立完善协同机制,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协同治污,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空气质量方面,2021年三地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首次全部步入“30+”阶段;2022年以来,三地PM2.5平均浓度继续同比下降,与2013年相比降幅均达到60%以上;重污染天数均大幅消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
水环境质量方面,三地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均动态达到“十四五”国家目标要求,且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
生态质量方面,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高。
进入“十四五”时期,三地生态环境部门联合成立了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工作协调小组,签署了新一轮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向纵深发展。北京市积极推动五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向绿色低碳领域拓展,天津市着力推动实施“871”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河北省努力推动11个设区市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十”。
十年来,三地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16.3万余家、三地农村及城镇地区散煤清洁能源改造近1580万户,北京市实现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天津市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基本完成清洁能源替代,河北省基本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2022年,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下,三地连续第六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共同提升重污染应急精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一年,区域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北京市完成山区2.1万户居民煤改电、核心区72座燃油锅炉基本清零,天津市平原地区实现散煤基本清零、完成41台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改造或关停,河北省承德、秦皇岛完成10.98万户居民清洁取暖改造。
北京市率先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天津市、河北省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大幅提升。2022年,三地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京冀两地政府签订新一轮密云水库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津冀两地政府即将签订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第三期)。1—11月,密云水库(北京)、于桥水库(天津)、潘家口水库(河北)、大黑汀水库水质(河北)稳定达到水源地水质要求。深化渤海综合治理,天津市完成68个入海排污口整治,河北省46条入海河流全部达到V类及以上水质。
另外,发布会还介绍了,三地围绕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十三五”期间,三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比例分别达到26%、23%、25%,均超额完成国家任务目标;三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共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相关情况。
(总台记者 王胜东 胡一)
关键词: 生态环境